欢迎登录中国书法大厦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碑帖经典

宋太宗秘阁——《鸭头丸帖》

2018/5/18 10:19:54 人评论 信息来源:中国名人书画网 作者:不详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两行15字。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宋太宗秘阁——《鸭头丸帖》


01.jpg

行草《鸭头丸帖》,东晋/1330年,王献之,法帖,绢本墨笔,纵26.1厘米,横26.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两行15字。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笔锋人纸灵巧而又变化多姿,方笔、圆笔、侧锋、藏锋都有,如“鸭”、“当”两字起笔处是顺着笔锋直接入笔,“故”字起笔是侧锋,“头”、“不”等字与上一字相连,所以是逆锋起笔,但也有以顿笔和藏锋起笔的,如“明、君”等字。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连中有断,如第一行“明当必”,第二行的“集当与”笔画连绵,而“佳、明”,“与、君”等字之间重新起笔,调整笔锋,但暗中还是有呼应,断连结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帖中的10多个字曲直结合:横竖较直,有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润,变化丰富。章法上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堪称是一幅不拘法则而又无处不存在法则、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的草书精品。

 

02.jpg

行草《鸭头丸帖》局部,东晋/1330年,王献之,法帖,绢本墨笔,纵26.1厘米,横26.9厘米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从这一帖的语气来看,应当是有人已服用过鸭头丸,但感到效果不好,因此告诉过王献之这个情况,王献之服后,觉得果然如来信所说,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聚会并将求教。

 

    《鸭头丸帖》原藏宋太宗秘阁,宋亡后为元文宗藏,后赐柯九思,明重入内府,后又从内府散出,万历年间归私人收藏家吴廷,崇祯时藏吴新宇家,清光绪时为徐叔鸿所得。此帖卷上钤有宣和诸玺:“双龙”“宣和”“政和”等。文后有“天历之宝”大方印,印下有虞集题记云:“天历三年正月十二日,敕赐柯九思,侍书学士臣虞集奉敕记。”以上印玺及款识均为真迹原配。在后又拼一纸,为宋高宗赵构赞语:“大令摛华,夐绝千古。遗踪展玩,龙蟠凤翥。藏诸巾袭,冠耀书府。绍兴庚申岁复古殿书。”上钤印“御书之宝”。再后为北宋人柳充、杜昱观款,明王肯堂、董其昌,清周寿昌等人题跋。

 

03.jpg

行草《鸭头丸帖》局部,东晋/1330年,王献之,法帖,绢本墨笔,纵26.1厘米,横26.9厘米

 

    对于帖后的宋高宗赞语一纸,徐邦达先生《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认为系从他处移来,论之甚详,此不赘述。然后又提出以下疑问:“按此为宋高宗赵构所书,庚申是绍兴十年(1140年)。书法极精,确是真迹。但首句‘大令’系挖去原文,该书笔画僵硬,与下文其他字截然不同,但王肯堂刻《泼墨斋帖》时已同今本,可知拼配早于万历年间。”文中对高宗赞语被挖改成“大令”之前的原文是什么,以及拼装、挖改的时间并没有具体说明。

    《鸭头丸帖》虽是王献之写给亲朋的日常短札,但它被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盛赞为“烜赫有名之迹”。他的不同寻常正如张怀瓘在《书议》中说的:“子敬才识高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献之字)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也。”可谓是王献之“极草纵之致”。


本网编辑:陈甜甜

 

相关展厅

  • 张旭《草书心经》

    张旭《草书心经》

    2018/4/19 15:16:42
  • 赵孟頫 小楷《洛神赋册》

    赵孟頫 小楷《洛神赋册》

    2018/4/19 13:01:14
  • 怀素 苦笋帖

    《苦笋帖》怀素绢本墨迹,草书法帖。纵25.1厘米,横12厘米,2行14字,字径约3.3厘米,无年款。帖前有清乾隆题签并书引首“醉僧逸翰”。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李佐贤、陆润痒等题识;又有宋“宝庆改元九月九日重装。松题记”款,疑为《兰亭…

    2018/5/3 9:54:56
  • 劲健温婉、秀逸端雅:北魏 楷书《元廷妻穆玉容墓志铭》书法碑帖

    《元珽妻穆玉容墓志》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刻,全名《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志铭》,共二十行,每行二十个字,1922年河南洛阳南陈庄附近出土,始为于右任所获,现藏陝西西安碑林。墓志字体体…

    2018/4/28 15:26:47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