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书法大厦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篆刻创作

战国篆书铭文,放大后不同凡响

2018/5/21 13:38:54 人评论 信息来源:网络 作者:青铜故事

中山王方壶于197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是“中山王三器”中的一件(另两件为中山王鼎和中山王圆壶)。此壶具有很强的战国中晚期方壶器型之特点,器物上有多条雕龙作为装饰,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美感,在壶四壁上镌刻精美的篆书铭文也是极为宝贵的书法资源。…

中山王方壶于197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是“中山王三器”中的一件(另两件为中山王鼎和中山王圆壶)。此壶具有很强的战国中晚期方壶器型之特点,器物上有多条雕龙作为装饰,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美感,在壶四壁上镌刻精美的篆书铭文也是极为宝贵的书法资源。

123.jpg

▲不论是器身造型还是铭文书法,都是艺术界的大V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今河北省平山县一带),曾在列国的纵横争霸中扮演过重要角色。随着中山王三器的出土,中山国文字才开始被人们发现和关注,可谓填补了研究中山国史料的空白,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和书法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山王方壶也称中山王璺(读“错”音,有措置得当之意)壶,是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命令其相国铸造的一件酒器。壶上的铭文大约刻于公元前314年,数量长达448字之多,是至今出土仅次于中山王鼎刻有金文字数最多的一件青铜器物。

▲壶身铭文特写

该壶铭文记载:“择燕吉金,铸为彝壶,节于禋□,可法可尚,以飨上帝,以祀先王。”道出了铸造此壶的用料(燕吉金,燕国所产的优质铜料)和动机。铭文中称此种器物为“彝壶”,是一种用来祭祀的酒器。此外铭文中还记载了先王的功业事迹等情况。

这些铭文整体感觉工整优美,章法上文字排列整齐,布局均匀,字型属悬针篆,流畅修长,重心都较为偏上,两侧笔画向外略开张,纵向的笔画基本是以尖笔收尾,笔画虽纤细却有着如铁丝般刚劲的力量感,而且此壶刻工精细,注重轻重虚实的对比,主笔较重,其他笔画则轻,使得整个铭文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装饰趣味,给人以摇曳多姿的美感,是战国晚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

超级震撼的书体局部特写

▲铁画银钩,劲道生动,美仑美奂。

然而,此种书体的难度太大了!自出土至今50年来,学者众而成者寡。修长瘦劲,弯如屈铁的铭文书体,不是所有人都能驾驭的。不过,近年来也有不少书家凭借书写中山王体的书法作品而在全国各大书法展览中获奖。



本网编辑:项硕


相关展厅

  • 光大·印相—当代佛印六人提名学术展

    光大印相——当代佛印六人提名学术展在中国光大银行阳光艺术空间举办,展览提名曾翔、邹涛、朱培尔、李逸之、叶青峰、丁宝子六位艺术家共108件作品参展。 此次展览是由《先风》杂志、北京过云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书院、《中国民族美术》杂志协…

    2018/8/1 1:02:55
  • 邓石如 | “书从印出,印从书出”

    作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他的出现标志着碑学派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魏晋南北朝碑以至汉碑等的成熟,碑学通过广泛地吸收传统营养,融会贯通,已经创造出自己的碑派面目。时人对他的书艺评价极高,列其篆、隶书为“神品”,称其“四体皆精,国…

    2018/5/2 16:25:20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