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书法大厦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鉴藏  > 书法欣赏

在王铎的书法作品中,他的大草构筑了明清草书的高峰!

2018/9/29 10:13:30 人评论 信息来源:书法名家堂 作者:本网编辑 冯蕾

《听颖师琴歌》《草书诗卷》和《王屋图诗》都是王锋50岁以后的作品。

    《听颖师琴歌》《草书诗卷》和《王屋图诗》都是王锋50岁以后的作品。《王屋图诗》《听颖师琴歌》是其56岁时的作品,《草书诗卷》写于58岁。这三幅作品年代相差不到三年,书写于同一时期。王铎56岁是清顺治四年,也就是王铎在清生活了8年就离开了人世。其中《王屋图诗》与《听颖师琴歌》写于他与钱谦益等数百官员出城降清的第三年,在其降清后,黄道周等义士仍积极抗清,最后不屈而死。他的《听颖师琴歌》是这一阶段书写的, 整幅作品 充溢着米芾的笔意,结构平稳、气态安详,有清穆中和之气。在和其他的行书相比,此作似乎多了些连笔,显得更加松动快意;用笔的轻重缓急在线条里得到充分体现,显得从容裕如;平和之下笔力使转勒顿皆有敛气人骨的凝重,安详之中神意流荡,形迹吞吐开合生动,虽少了一些狂放之气,不以势重,但极具自然之态。

1.jpeg

2.jpeg

3.jpeg

4.jpeg

5.jpeg

6.jpeg

    王铎晚年的书法逐渐失去了那种飞腾跳掷与纵横淋漓,减少了放肆,多了些老成持重。诗的内容是唐代李贺的一首咏物诗,王铎此时的作品是在他生命最后的里程中彻底实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皈依。摆脱官场的倾轧,权贵的切齿,降清后的恐惧与羞辱及“大隐于朝”的痛苦颓废和无奈,以李贺的咏物诗句慰敷内心深处的痛痕,迎接自己身心无上的超脱与平静。

7.jpeg

8.jpeg

    王铎的草书是对传统书法极致的发挥,无论在字形、章法、墨色等方面都为自己独特的风格找到突破口。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大胆地注人了狂放的豪气。他的草书更多地掺糅了“二王”与张芝、黄庭坚的笔性,行书更多地师法米带。《草书诗卷》及《王屋图诗》都属于长卷式的构图,在书写的过程中,用笔方法不同于他的连绵大草,更多地体现了对传统的发挥。

9.jpeg

10.jpeg

11.jpeg

12.jpeg

13.jpeg

    通过流动的线条,使远近、大小、意连与笔连的气贯,在平面中产生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点面之间、字与字之间产的“势”,使作品气息贯通、和谐统一。这两幅书法运用的涨墨不多,虽没有竖式构图的一泻千里之势,但整幅作品“骨骼奇伟,结体参差起伏,字的大小、阔窄、斜正、疏密,极富变化。因遇诗至友,其激越之心,施之于笔,气势磅礴,宕逸多姿,心手两忘,变化万方”。“这一评价正是王锋草书的灵魂所在。这一“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艺术效果, 在王铎笔下得到充分彰显。

相关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