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作为继魏晋和唐代以后中国书法发展史的第三个艺术高峰,其成就之大、影响之深和书家之多自然可以想象。但在这里无法将各位书家都写得淋漓尽致,只能选择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部分书家做相关介绍,以引启读者:
一、王铎 王锋(1592—1652年),字觉之, 号十樵、嵩樵、嵩渔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 有“神笔王铎” 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书法史上的革新人物,但他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极有功力的。 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草书,尺幅都比较大,起笔时喜欢用浓墨,线条雄健有力,章法奔放恣肆而又安排奇巧。我们很难想象一件奔腾壮阔、 酣畅淋漓的草书作品可以由冷静的理性来控制,然而王铎的作品就是这样。同明人徐渭、祝枝山的草书相比,我们就能发现,王铎的过人之处在于纵而能敛。而且更重要的是,王铎对章法、结构的处理表现出了他一流的艺术自觉意识,他将元明以来以平正为主流的章法、结构模式加以改变,代之以欹侧。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其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带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峨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中也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二、傅山 傅山(1606—1684年),原名鼎臣,初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别号公它、又字乔山、亦日石道人。入清后又名真山(法名),号朱衣道人,晚称老蘖禅。山西阳曲(一说太原)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通经史、诸子、佛道之学,精医学,兼善诗书画。
其书篆、隶、正、草无一不精,尤以行草书更具特色。马宗霍《霎岳楼笔谈》称:“青主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于俗;然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黄道周)、觉斯(王铎)伯仲。”
其草书笔画上变化幅度较大,而且不甚讲究转折起伏,更加夸张,极得乱头粗服之趣;看似杂乱无章,信笔涂成,仔细读来却觉有条不紊;用墨枯润杂糅,轻重相间,疾涩相生;加之结体以横风斜雨的形态,倾侧欹斜,勾连揖让,构成了沉着痛快、险峻跌宕的格调。故其草书以气势胜,恢弘壮美,宕逸浑脱。
针对当时又甜又熟的书风,傅山提出了他著名的美学观:“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以力矫时弊。他排” 以力矫时弊。他振聋发聩的呐喊刺激了陈袭日久的书法审美定势,为后来碑学的发展提供了观念上的极其有力的支持,对后世影响极大。
三、朱耷 朱耷(1626— 1705年),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破云樵者、人屋、驴屋和因是僧、八大山人等。他的经历很奇特,先做和尚,后做道人,他早期的书法学董其昌,秀逸潇洒。晚年用笔圆劲,书写速度较慢,掺入了禅家的虚静境界和超脱精神,于沉雄浑沦中寓郁勃傲然之气。他的书法尤其寄寓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新王朝的郁愤之情。
四、刘墉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他的书法以行书著称,用笔浓厚,而内含骨力,人称“浓墨宰相”。
五、金农 金农(1687—1763年),原名司农,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先生,别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龙棱仙客、百二砚田富翁、心出家庵粥饭僧、三朝老民、荆蛮民、金二十六郎、之江钓师等。清仁和(今杭州)人,流寓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
他的楷书取法魏、晋、南北朝碑刻,得法于《龙门二十品》与《天神谶碑》, 创出了以稚拙朴厚为妍、楷书中杂有隶意、个性极强的书体,自称“漆书”。 他写漆书用墨,横粗竖细,直笔多,曲笔少, 形同漆匠以扁刷刷抹出来的笔画,力追刀法的效果,强调金石味。
金农作诗直接贬低王羲之的书法是俗姿,不愿像他作奴婢,宁肯学汉代的《华山碑》。这样抨击帖学、提倡学碑,在当时帖学盛行的时代,是非常大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