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这段史料,记载了书圣王羲之的一件趣事,当年王羲之非常喜欢白鹅,时有一山阴道士,知晓王羲之习惯,特地养了一笼白鹅,然后让王羲之给他一篇经文来换,这篇经文便是道家的无上典籍《道德经》。
当时的王羲之本就十分崇尚道家,对于道士的请求,自然是欣然应允,于是乎,一幅精美的小楷书《道德经》就现世了。
后世人误认为当年王羲之写的是《黄庭经》,就连大唐诗仙李白,也在《送宾客归越》一诗中写道:“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其实,当年王羲之写的乃是《道德经》,也被誉为是“换鹅帖”。这幅书法后来流传到了美国,现藏于美国的一家博物馆。
此作不管是从书法气质,还是笔法技法上来讲,都有着晋人的神韵,也有着一定的隶书古雅意境,字形的笔势往来,有着从容而悠游的法度,这一点是后人学书之人难以企及的超高境界。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在当年都对此作爱不释手,甚至还让褚遂良亲自题跋:“《道德经》乃晋王羲之遗山阴刘道士书,道士以鹅群献右军者是也。历宋齐梁陈,今入秘府。遂良佣员内省,因得厕观,敬记其后。贞观十五年廿八日,谏议大夫知,起居注,褚遂良书。”
褚遂良这段跋文,无疑就确定了,此作乃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