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书法大厦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书坛  > 艺术研究

《兰亭序》的四个技法奥秘

2018/5/22 17:19:02 人评论 信息来源:搜狐 作者:书法印象

《兰亭序》(冯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冯摹《兰亭》历来都被认为是最接近原作的摹本,这从其用笔和结构都可得到较为确切地了解。以下就临摹此帖试作解析。|一 |辨材质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云:“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鼠须是硬…

《兰亭序》(冯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冯摹《兰亭》历来都被认为是最接近原作的摹本,这从其用笔和结构都可得到较为确切地了解。以下就临摹此帖试作解析。

一 |辨材质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云:“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鼠须是硬毫,是否杂用副毫已不得而知。蚕茧纸是一种经过压磨,表面光洁似蚕茧的楮皮纸。由此,临摹此帖最好选用与之性能相近的笔纸。如纯狼毫、兼毫,细腻不渗化的毛边纸、蝉衣宣等,忌用羊毫、生宣。


二 笔法

1用笔多露锋

用笔的藏露,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比如东汉蔡邕《九势》云:“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其实,用笔的藏露是相互转换,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笔锋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节奏转换的过程。露锋取势,点画多生动而见性;藏锋蓄势,点画多含蓄而生情。用锋的藏露转换在《兰亭》中得到了充分运用,羲之自己也说:“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书论》)尖笔落锋混成需要极强的笔力与自信,这也是晋唐行草笔法的精髓。

2用笔牵引并多用翻笔

在快速书写的过程中,出现点画的牵引是很自然的。牵引使点画的关系更为紧密,也更为微妙多变。《兰亭》点画的牵引既复杂多变又出以自然,这在其后的书法史中也是极为罕见的。用羲之自己的话说就是:“游丝断而能续,龙鸾群而不争。”(《用笔赋》)当然,单有牵引还不能极其变化,同时还需增加用笔的翻转。这就是唐虞世南《笔髓论》中所说的:“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加以掉笔联毫,若石璺玉瑕,自然之理。”这种旋毫翻转使笔锋能不断凝聚在一起,使笔力得以增强。

3重侧势

用笔中锋的概念,似乎形成于唐宋之后,因那时用笔趋软,执笔较正,之前无用笔中侧之说,只讲顺逆、藏露。这是因为晋人斜执笔、重运腕、硬毫侧锋取势。在运笔使转过程中,自然会有一种中侧的变化。因为晋人笔力强劲,不存在点画软弱之病。正如羲之所云:“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书论》)对晋人而言,用笔八面出锋不单指行笔的方向,也包括了对笔毫各个面的运用。后来方笔与圆笔之争,也是因为不明白晋唐用笔的特点而产生的。侧势用笔有刷掠的意味,使点画产生振动感,显得生动而有姿态,也使笔力得以充分地体现。因为若用硬毫正锋写字,那是很难有变化可言,也是难以成字的。重侧势也使行书的起笔丰富而生动。

三 结构特点

行书结构以欹侧为主,使字形显得生动而多变。《兰亭》的欹侧多依字形自然而变。由于笔势强劲,使字势开张,欹侧多能达到一种势的平衡。正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云:“字须奇宕潇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结字的潇脱有新意是书家性情、风格的重要体现。羲之曾云:“适我无非新。”就是为学为艺要不断求新,要超越时代的束缚,使性情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不断张显。

四 行气章法特点

行书不单要注重点画的关系,同时也要注重上下字的关系,再是整行与整篇。《兰亭》是一篇序文,介于章程书与行狎书之间。用现在的分法应属于楷行,而非行草。从行气来说,字形有大小,字势有左右的摆动,字距有松紧,所以行气以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定,以上因素变化小,则行气多显平和;以上因素变化大,则行气多显跌宕。从整体章法来说,一般前面多平和,后面多跌宕,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与羲之书此文时的文思缓急有关,开始较为平缓,随着文思的涌动勃发,书写的速度自然不断加快,行气的摆动也就不断增强,至尾达于极点,所以前半部分偏于行楷,后半部分偏于行草。


虽然说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生发出的一种字体,没有固定的法则。但羲之《兰亭》无形中似有一种法度的意味,后来的行书也是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演变的,所以,可以说《兰亭》为行书树立了法则,功不可没。


本网编辑:项硕


相关新闻

  • “帖”的发展由来:原本是文人书信,却因书法太美成为一种文体

    《平复帖》在唐代收入内府,宋代被定为晋陆机真迹,被宋书法家米芾鉴赏并盛赞。清乾隆年间入内府,清末转入恭王府,最后由溥心畬收藏,张伯驹从他手中买下,建国后捐了故宫。《平复帖》全卷 宋宣和装 赵佶瘦金书标题,幅后明董其昌等题跋一整个夏天我在案上摆着《平复帖…

    2021/10/26 9:38:55
  • 朴茂苍秀 劲逸邈远——张良勋书法艺术特色

    张良勋(1941—),当代著名书法家。字伯耀,号若水,祖籍安徽宿州市。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2020/4/24 12:11:46
  • 汤永志 | 我心里住进了一尊佛

    汤永志,号汲古斋主、抱山堂主。现为《中国书法大厦报》副总编、执行主编,安徽省书法院院长助理,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隶书委员会委员、篆刻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铜陵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和篆刻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并…

    2020/4/15 8:03:59
  • 刘洪彪:​写大作品需要非凡胆气和对笔墨、格局的强大掌控力

    ​刘洪彪,中国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书法大家讲习班”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2020/4/14 10:54:15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