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谢帖》中的“静”字,调锋之技法,体现的淋漓尽致。
运笔之法的关键在如何调动笔锋,毛笔前部呈锥形,后部呈圆柱形,笔尖谓之锋,锋着纸即出墨迹,笔下的线质如何,全在运笔。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书法的运笔之法当有碑、帖两个笔墨语言体系,本文只就帖而言。古人以为,运笔之时以正锋藏气为贵“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笪重光《书筏》)
当然,古人强调中锋行笔,但也并不否认侧锋的作用,所谓“正锋取势,侧锋取妍”,子瞻因为提不起笔,多用“信笔” 而受到批评。之所以古人主张用正锋,关键就在这“势”上,古人以为,有势方有神采,宁存风骨不存机巧,宁取丑拙不取妍媚。事实上,一件作品中,当中侧互现,相得益彰。古人强调中锋、藏锋的最重要原因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 “中庸”使各种对立因素和谐一致,达到完美的统一,是书法美学的最高表现。
《频有哀祸帖》中的字组,调锋动作,一气呵成。
运笔的过程就是控制笔锋的过程,控笔的原则首先是要把笔提起来,听侯调遣。笔提不起来,笔下的线条就缺少节奏感,写出的字如同体瘫患者,直立不起。笔锋的运行轨迹不清晰,自然也就体现不出力度。同样,没有力感也就没有气势,书法艺术它的技术环节的关键即在起笔、行笔及收笔的过程中。
起笔的环节怎样处理呢?“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如作一横画,往往末大于本,中减于两头,其病坐不知此耳。竖、撇、捺亦然。”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古人强调起笔时要心神稳重,交代清晰,无论起笔是顺是逆,皆须着力。不管是正书(包含隶书、篆书、楷书),还是行草,调锋时笔下的线条都要讲究变化。有里变化,线条语言就会丰富多彩,而且,节奏和气韵也会随之而来。古人在这方面亦有精到的阐述。
《二谢帖》中的“日出”字,提按顿挫,笔迹清晰。
从古代书论我们能够看出,古人强调运笔要有提按,提按是调锋控笔的核心问题,折锋和搭锋都是靠提按来成形的。一般情况下,逆向按下笔锋之时,笔尖部必或仰或俯横落于纸上,重顿强笔后便出折锋,折锋有形质,有了形质便出性情。笔之中截以涩笔为贵,如何出涩笔,是以方笔逆入,此种方法增加了笔与纸张的摩擦系数,故笔线杀纸力强。
方笔直行出涩笔,直行时,锋线居中不露怯寒,线条饱满圆健,内敛含蓄,似玉筋,如钗股。提按还体现在力量的转换中,作书若以均衡之力驱之则墨线绵软,无骨无筋。
尤其草法重转换,转换之时折搭自然,则顾盼多姿。作草书需将篆、隶、真、行的笔法融会贯通才可。而且,这些笔法都是在疾笔的快速使转中完成的,包世臣《艺舟双辑》“草法者,世人知真书之妙在使转,而不知草书之妙在点画,此草法所为不传也。”草书之即难于此。
《自叙帖》中的“国”“错综”“其事”等字,可窥草书之调锋运笔的奥妙。
本网编辑:项硕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