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论坛(长沙·望城)
专题报告
经典意识与古法传承
——十二届国展楷书创作现状述评
文/顾亚龙
十二届国展“楷书”分体展从征稿到评选,从展览到开幕,伴随着大家的辛勤付出和热切期待。从本届楷书展的基本情况来看,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了近几年楷书学习与创作的整体水平。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本届国展楷书创作进行评述。
一、十二届国展楷书创作的基本情况
一是收稿量,自征稿启事发布以来,总计收到一万一千件,入展246件;
二是取法对象与风格面貌,以往魏碑主导的风格多,唐楷少,本届唐楷入展比例加大,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说明经过十一届国展再到本届展览,唐楷经典的回归。本届在风格多样性上也比以往丰富,取法多样,呈现出书法史固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是评委的把握也体现出包容和多元倾向,全面把握当前楷书创作的整体水平。
四是本届国展楷书创作还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经典意识”与“古法传承”主题突出,从观念到实践都有很大进步。回归经典明显加强,古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承,有很大进步,接近古人书法的面貌;
2、大楷、中楷、小楷的比例上来看,中楷居多,其次小楷,再次大楷。小楷文征明一路比较多,大楷比以往有进步和提高;
3、本届国展楷书作品从投稿到参展作者的身份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受过高等书法教育或有着中国书协系统培训背景的作者。特别是受过高等书法教育背景的作者越来越多,这也全面反映了当前高等书法教育在书法创作上的成果,高等书法教育人才培养持续发力,影响越来越大。
4、部分书家在“入古”的基础上有“出新”的意识,表现出了积极地探索精神。
五是在取法路数上基本涵盖了古代楷书的体系:
1、魏晋小楷——章程书:以魏晋简牍、锺王遗迹为主。
2、北朝楷书——魏碑体:以北魏皇族元姓墓志为典型兼及佛教造像题记。
3、隋唐楷书:楷书大宗与典范,楷法遒美,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还有敦煌写经楷书:独特的一个系统。
4、元明清时期名家楷书特别是小楷:追求艺术个性,风格鲜明,当下展览占据主导。
5、明清时期的台阁体、馆阁体:小楷书的程式化,但仍有参考价值。
6、摩崖刻石、明清匾额楹联榜书大楷:大楷取法的主要对象。
综上,本届国展楷书创作可以概括为:取法广泛、风格多元;楷法精熟、清厚雅正;经典回归、古法传承。
二、存在的问题
从更高的要求和长远发展来看,本届国展楷书创作有个人面貌的作品还是少了些,部分处在探索当中,有想法但不成熟,在深入学习方面存在不足,继承多,创新少。这一点古人是如何探索的?需要我们去找理论依据。一是要不断强化“经典意识”和“古法传承”;二是在“入古”与“出新”的问题上下功夫。
“经典意识”和“古法传承”。在以汉字发展演变和文化传统不断延续的大背景下,书法史在不断地选择和传统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古法传承,二是经典意识,这两点同时又构成了书法传统的内在价值。
本届国展楷书创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参展作者的这两种观念,即“经典意识”与“古法传承”,这是非常可贵的。若与近三十年全国大展的楷书作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在笔法和风格上,当下更近于“古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态势。历史地看,经典意识是形成书法传统的重要内容,而强化“古法传承”和“经典意识”就是要回归传统,回到雅正的书风上来。“经典意识”是书法研习、创作的源头活水,是书法史的主线,是审美标准和依据。
“古法传承”是书法史传统得以延续、书法生命力的根本,是不断产生书法经典的前提。书法经典就是经过书法史的不断选择与沉淀,积累下来的那些被绝大多数书家所认同的作品及其价值观念。经典是确保书法之“法”的纯正性——书法传统得以延续、古法得到传承、书法正统意识得以确立的根本保证。经典是通过书体的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而且经典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具有传承性和跨时空的价值认同性。古法意识是确保书法之所以能成为有“法”可依的“书法”的前提。历代书家无不在追求“古法”上下功夫,古法不传,我们离传统也就越来越远。
当代,在频繁的展览活动与诱人的市场效应面前,书家队伍也在经历着“大量淘沙”般的洗礼,一波波书家逐次地被遗忘在了当代书法史的“喧闹”之中,只有少数能够继续站在潮头,实现自己的书法理想。这其中必备三种品格:一是坚守传统,与古为徒,传承古法;二是坚持理想,淡化功利;三是秉持文化品格,强化学问修养,突出经典意识。试问:当代书法创作之困境,中青年书家后劲不足,不正于此有关吗?特别是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仍能坚持坐冷板凳深入研习古法、不断向着创作高峰攀登的就越发少了。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经典意识”与“古法传承”是确保书法人才进行“双创”的基石,舍此就会出现问题。在中国古代,书法的核心是圣人之道,其载体是“斯文”即文道,本原为文字又表现出艺术的特性,因书法与文字的极特殊关系,书法又具有了“字”、“书”、“文”、“道”四位一体的特性,张怀瓘在《书断》中说:“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就是此意。今天,书法作为一个以汉字为载体和依据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始终与传统文化相表里,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审美价值。
尽管当代书法在很多方面无法和古代相比,但却自有其时代的优势,那就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古人没有看到的大量考古新出土的文字遗迹和深藏皇宫秘府的传世经典作品。这些“新资料”的发现极大地开拓了书家的视野,为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崭新的参照和范式,更为当代书法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碑学兴起以后,书法家逐渐形成的“二王以外有书”的思想,使得新出土书迹很自然地在观念接受上,成为书家的学书取法和创作借鉴的对象。这极大地拓展了当代楷书创作的空间,特别是大量出土的北朝墓志和隋唐墓志,有很多新风格、新面貌值得学书取法,将为楷书创作注入新鲜血液。
三、几点文化思考
近几年,中国书协一直强调书家的修养,特别是举办国学班、书法理论骨干研修班、当代书法创作系列论坛等,旨在提升强化书家对写字之外读书和学养的重视。整体来看,十二届国展楷书创作基本形成了“经典意识”与“古法传承”的观念,特别是表现在笔法上,已经有了比较娴熟的“技法”,在“形”上准了,能够接续传统。如唐楷一路创作的作品,在欧褚颜柳上都有表现,也颇得古人楷法三昧。但细细品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少了那么一点“神采”和内在的“精神”。“形”是外在的,“神”是内在的,当“形”的问题解决了,就必须要在“神”上下功夫。“形”靠练而精,“神”需养而深。刘熙载《书概》称:“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入展作者的水平基本达到了“我化为古”,而如何做到“古化为我”,这也是今后大家必须要思考和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周星莲《临池管见》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正说出了当代楷书学习与创作的一个结症。如何做到呢?除了“天分”与“工夫”外,还在于眼力和学养。眼界与学术功底是要求书家向着更光阔的书法史长河中去找资源,多元化共生,并由此发现学书取法的对象是有一个宏大的书法史背景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形的准确临习。再进一步以此为中心进行思考和提问:这个经典作品本身的风格是什么样?这种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与其前和同时代的作品有哪些关系?又对后世书家学书取法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形成个人风格的过程中对于“古法”的取舍又有哪些特殊性?等等问题,如此书法学习之“真”和“深”的问题,也就顺势而成。王国维讲“古人所见者真,所思者深”就是这个道理。要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深研书论,古人有极其丰富的笔法理论,特别是楷书学习的经验,能够为书法创作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水平提供给养。
就此而言,当代部分书家,他们不缺“写”,而缺“学”,不缺“皮肉骨象”而缺“神气精神”。具体说来,就是不缺少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实践,缺的是学术与学养,是对书法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一种研究的眼光和坚守,缺的是对古法传承和经典意识的深刻认识与体悟。只有当“学”对“写”有所滋养和助力的时候,才能够真正体会“以学养书”的重要性。
何绍基说“从来书画贵士气,经史内蕴外乃滋”。黄庭坚曾批评北宋时的书风:“数十年来,士大夫作字尚华藻,而笔不实。以风樯阵马为痛快,以插花舞女为姿媚,殊不知古人用笔也”。又清人翁振翼所论:“学书切勿放肆,平日功夫粗疏,一活动必走作。古人十分工夫,却得偶然放肆;今人无一分工夫,却须刻刻无忌惮如此。”今天,我们不仅要能传承古法,而且对于书法还要有恭敬和谦卑的态度,不可因一技之长、一时之能而放肆和骄躁。
所以,不断深入研习古法、传承古法,不断强化作品的经典意识,对当代书法而言显得格外重要。书法不仅仅是要技法层面的“写”和文化层面的“抄”,而是要能够在不断地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出新,尤其是文化层面的新,这就需要我们的书家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国学功底,如此我们写出来的书法才有文化感,也才能有些许作品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而成为“经典”。有志于书法艺术之士,不但能“书”,还得对“书”有关的一些理论做一些必要的探讨和研究,以求得门径,登堂入室,自成一家。
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升书法的层次与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传统文化经典如何能够转换成书法的价值,路径是什么?民国时人丁康保说得非常好:“书虽小道,然非识力高于腕力,则终身学书亦不能得其妙义。若逐日读书倍于读帖,读帖倍于临池,则心领神会,意到笔随。虽日有进益,终觉生涩,断不至流于俗骨,而市野之气更无从来吾腕底。作书亦不可无夙慧,若多写有益经典,亦能随时增慧,盖经义湛深,写时自消俗虑,俗虑日减,则慧业日增。”古人智言,可为当代书家指点迷津。
自古以来,书法的精进不仅仅是“技”的娴熟,更在于学问文章的涵养,也就是“道”的提升。就是黄庭坚所说“圣哲之学”、“养于胸中”对于书法的意义。如此,才能在“技”与“道”的互补中找寻书法艺术的真谛。“技”靠练,要熟;“道”靠修,要养。惟其如此,“技”“道”两合,才能共进。自苏东坡首倡“技道两进”观后,元人郝经在此基础上又详细论述了“由技入道”、“以道进技”的方式和途径:“澹然无欲,翕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然读书多,造道深,老练世故,遗落尘累,降去凡俗,翕然物外,下笔自高人一等矣。此又以道进技,书法之原也”。这值得当代书家深思和践行,也是本届国展之后楷书创作需要不断加强的。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