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书法大厦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书坛  > 中国书坛新闻

展讯 | 以“品”促自省,以“品”促发展——“汉隶十二品新探”即将开启

2020/6/15 9:25:59 人评论 信息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管理员

展讯|以“品”促自省,以“品”促发展——“汉隶十二品新探”即将开启

1.png

 

展览名称

刻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汉隶十二品新探

开展时间

2020年6月15日—2020年7月6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协办单位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

《中国美术报》社

支持单位

东煜文化

 

以“品”促自省,以“品”促发展

2020年6月15日,“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汉隶十二品新探”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此展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协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中国美术报》社承办,东煜文化为支持单位。展览共展出当代书法作品140余件,以及“汉隶十二品”原拓近40件。参展艺术家以“汉隶十二品”为取法对象,或临摹,或创作,对经典做出合乎自己意趣要求的新诠释。同时,为了在学术层面上深化展览,展方邀请了美学家、书法理论家和精于版本鉴定的专家,分别就“理论”“鉴碑”“碑版”和“创作”四个单元做多维同时展示,其中十二种汉隶精品拓片涉及不同时代、不同版本,使观者能在这一传统图像背景下,以当代审美视角审视当前书法创作的精神面貌。

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艺术样式和文化符号,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特性。历代书法作品在丰厚的文化滋养中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和艺术风貌。“书品”用传统文艺理论中的“品”的范式,对书家及其作品的风格类别进行区分和品评,包括书家及作品所体现出的文化底蕴、审美趣味、思想情调等综合素养。在东西方文明碰撞与融合的驱动下,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书法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内容上,均呈现出前所未有之时代变革。传统文化语境的断裂,书写工具和方法方式的改变,使书法脱离实用而成为纯粹在“艺”层面上的展现。时代要求我们对书法40多年以来的多元化探索和发展做出一种有价值的评判,时代要求我们建立一种新的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立足传统,倡导使用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品”来界定艺术品质的方式,将隶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汉隶”入手,其次是三国魏晋南北朝隶书,再次是隋唐隶书,借以梳理古代浩瀚的“碑学”遗产。

汉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有着宏大精神内蕴的“汉隶”,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典范意义。以传统“品”的话语方式,重新发现和挖掘隶书的美,“汉隶十二品”这一概念正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诞生的。《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华山庙碑》《衡方碑》《封龙山颂》《鲜于璜碑》《西狭颂摩崖》《石门颂摩崖》《大开通褒斜道摩崖》,是结合古人的评述选取的汉代隶书中具有典型美学价值的十二通碑刻。此次展览从文献资料梳理入手,对这些经典进行了一次新讨论、新阐释。在美学家张法先生看来,汉代隶书一直以来未有经典化的梳理,“汉隶十二品”这一新名称的酝酿和提出,意味着开启了汉隶经典化的新路。所以,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对图像文本的梳理、研究和对经典的学习,更是对经典的重塑、对“书法传统”的再审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汉隶十二品新探”开启了重新梳理“碑学”经典的系列学术活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在接下来的几年将陆续推出包括“三国魏晋南北朝隶书卅品”与“隋唐隶书廿品”在内的创作、研究以及展览活动。在书法界同人的支持和合作下,以“品”促自省,以“品”促发展,定将圆满实现展览追求的学术理想。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6日。

 

 论文作者名单(按年龄排序)


骆承烈    顾    森   苏士澍   崔    陟   赖   非   

张    法   马新林   李汉臣   杨爱国   李   樯  

陶    钧   李建兴   吴川淮   刘成纪   张深伟   

张爱国   梁培先   李虹霖   梁文斌   张爱民   

张合伟   张啸东   郭嘉颖   白   锐   李爱凤   

宋吉昊   梅跃辉   李群辉   袁文甲   李天择   

梁    腾   孙若兰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年龄排序)


韩天衡   欧广勇 张 海   周俊杰   张景岳   

王朝宾   李成海   王冬龄   李刚田   申万胜   

何应辉   言恭达   陈国斌   王 镛   赵 熊   

苏士澍   石 开   胡抗美   崔志强   刘洪彪   

刘文华   孙晓云   陈曦明   鲍贤伦   沃兴华   

曾来德   包俊宜   陈振濂   李 强   张 志   

曾 翔   赵长刚   徐树良   王增军   李晓军   

陈 平   蔡大礼   文永生   李家德   高军法   

魏 杰   张英群   陈洪武   鄢福初   胡秋萍   

陈大中   朱培尔   张 继   韩少辉   耿自礼   

郑晓华   赵山亭   洪厚甜   王增云   王厚祥   

管 峻   范正红   毛国典   刘新德   戴 文   

李远东   吕金柱   魏广君   白 砥   陈 经   

纪烈华   汤永志   杨剑锋   李守银   林 涛   

李国祥   李 强   倪文华   李建人   张青山   

张公者   张爱国   周 斌   陈海良   王道义   

肖文飞   黄 博   龙开胜   何来胜   李正良   

马端兵   周红军   梁培先   巩海涛   赵凤砚  

史焕全   戴家妙   鞠闻天   胡紫桂   王东声   

王 墉   周剑初   郑志群   孙希民   张志庆   

欧新中   王军杰   李 晖   李 明   曹向春   

薛 磊   黎雪丹   倪和军   沈 浩   沈乐平   

程晓海   柴天鳞   汪国金   鲁大东   严文学   

罗炳生   董 玮   李双阳   程兴林   栾金广   

杜 浩   曾伟子   李   林   王成聚   丁 剑   

杜鹏飞   乔战雄   秦 朋   唐朝轶   逯国平   

吕雪峰   晏晓斐   曾宪良   陈 亮   贺 进   

翟圣亮   张金龙   陈 彬   陈阳静   梅跃辉    

徐延波   肖春生   张逢波   韩伯雨   黄邦德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排名以年龄为序)

2.jpg

韩天衡 《礼器碑》集联 138cm×35cm×2 2020年

 3.jpg

 张海 查慎行诗句 180cm×82cm 2020年

4.jpg

王冬龄 广祈博览联 152cm×42cm×2 2020年

5.jpg

何应辉 谢无量为唐光晋和题《石门颂》 180cm×70cm 2020年

6.jpg

李刚田 选临 《鲜于璜碑》 205cm×70cm 2020年

7.jpg

陈国斌 遥山骤雨联 180cm×32cm×2 2020年

8.jpg

王镛 所识不喜联 233cm×28cm×2 2019年

9.jpg 

苏士澍 汉隶赞 180cm×97cm 2020年

10.jpg

赵熊 选临《封龙山颂》 125cm×97cm 2020年

11.jpg

石开 意临《张迁碑》 168cm×64cm 2020年

12.jpg

 胡抗美 拟《石门颂》 260cm×90cm 2020年

13.jpg

 刘洪彪 自作诗 180cm×50cm 2020年

15.jpg

孙晓云 自作诗 178cm×31cm 2020年 

曾来德 选临《史晨碑》 246cm×123cm 2020年

 陈振濂 自作诗 180cm×97cm 2020年 

曾翔 选临《石门颂》 138cm×69cm 2020年

李晓军 选临《西狭颂》 180cm×90cm 2020年

蔡大礼 选临《大开通刻石》 225cm×90cm 2020年

陈洪武 选临《西狭颂》 152cm×45cm 2020年

胡秋萍 览百宗六联 180cm×24cm×2 2020年

 魏杰 选临《石门颂》 180cm×86cm 2020年

朱培尔 文德武功联 204cm×70cm 2020年

 洪厚甜 选临《石门颂》 180cm×97cm 2020年

王厚祥 选临《封龙山颂》 120cm×123cm 2020年

郑晓华 拟《礼器碑》笔意 170cm×92cm 2020年

 魏广君 选临《鲜于璜碑》 180cm×97cm 2020年

相关新闻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