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在《学书法》里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学书法,不是拿起笔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有非常专业的方法的,只有按正确的方法去学习书法,才能避免整天在做无用功。学书法,尽量降低试错成本,避免错误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捷径,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是否有以下五种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明·文徵明《京邸怀古诗》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五体通抓,五体不精
有的人学书法,一上来就篆、隶、草、行、楷通抓,各种碑帖都买了一堆,而且理由还很充分:要有大局观,要全面发展。其结果是,五体中没有一体是精通的,都是学点皮毛而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练好篆书或隶书,然后过渡到楷书,楷书练到一定程度再涉及行书和草书。清代书家包世臣在其《艺舟双辑》中这样说:每习一帖,必使笔法章法透入肝膈,每换后帖,又必使心中如无前帖。积力即久,习过诸家之行质,性情无不奔汇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杼轴矣。
明·董其昌《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局部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二、疯狂抄帖,一字不精
疯狂抄帖,是很多初学者都会犯的毛病,特别是自学书法的人很容易这样做。究其原因,一是贪多求快,二是以为这样更有效果,三是美其名曰通临。最终导致一字不精,事倍功半。通临,其实是应该在突破一些难题后进行的,而不是一开始就通临。朱和羹谈到学书法时曾说过: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正确方法:先单字精临,然后再通临。单字精临要挑选一些比较代表性的,难度大的字来练习,而不一定要从头到尾每个字都精临,这样当然最好,但也不是最高效率的。
明·董其昌题跋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三、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学习书法当然要花费很多时间,但这并不代表花的时间多就一定学得好。方法不对,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就可能成反比。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选定字帖后要仔细读帖,也就是反复研究该帖的字法、章法等要素,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一遍又一遍进行临习,先做到形似,再力求神似,这样就可以入帖了。能入帖,才能说把这个字帖学得差不多了,否则就只能做个门外汉。
唐·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局部 辽宁博物馆藏
四、钻进去,出不来
前面我们说了要入帖,要钻进去,才能真正领会该帖的精髓,这是必须的。但有些人钻进去后却出不来,这又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不仅要能入帖,还要出帖。
我们临帖的目的就是为了不临帖,我们模仿的目的就是不模仿。比如米芾、黄庭坚,都能深入一家,最后也能自成一家,这才是我们做的最终效果。
宋·辛弃疾《去国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只临帖,不创作
这也是很多书法学习者的一个常见问题。临帖很用功,方法也对了,可是,他一直在临帖,从来不想到要创作作品,这也是会影响学习效果的。正确的做法是临习一段时间后,就要开始一边临习一边尝试创作了。这样可以很好地理解字帖的字法和章法。因为只是单字临帖,没有一个整篇的观念的话会影响到章法的理解。开始时可以先进行集字创作,所谓集字创作,就是选择字帖里的一些字集合起来形成一幅作品,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然后再慢慢加多。接着再尝试各种作品形式的创作。学习书法,一定要避免上面说的五个坑,尽量以科学方法进行,这样才能达到高效学习,节省时间。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