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书法大厦网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书坛  > 艺术研究

东方力度——王涛“中国碑意画风”论

2020/12/10 8:58:54 人评论 信息来源:艺术头条 作者:阮良之

东方力度——王涛“中国碑意画风”论

导  言

  伴随着王涛先生在中国画坛的崛起与声名日显,关于他的画风亦多有论及。因而,研究明晰王涛画风的特质特征的重要性正日渐凸显,这是因为中国人物画家王涛除具有全域性的广泛影响外,他又是安徽地域中国人物画的代表人物。中国画史告诉我们,越是有地域特色的画风,就越具有民族性,因而也就越具有世界性。研究王涛画风特质特征,就是研究当代安徽乃至中国人物画风的特色性与代表性。纵观画史,只有那些既能画出特色,又能讲出道理,并被公认,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体现理论,由此提炼出画家高层次的画风理念与特色,这样的画家画作才能“久”。我认为,在当代中国画坛,王涛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理论与实践同进共新的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

  一、王涛“中国碑意”精神与书骨

  王涛先生自谓:“在我看来,写意只是艺术家本身性格所然……。最根本的还是艺术家的本性”①。

  王涛先生“艺术家的本性”是什么呢?

  薛永年先生评曰:“(王涛)在李震坚指导下深造成为新浙派传人,但他并不喜欢该派的阴柔之美”②。

  王涛先生钟情何种审美呢?

  李震坚先生评曰:“画家王涛,一向钟情于'象外之象'的神韵境界。其豁达的品性,伴随着豪放的风格,充盈其中。使其作品散发着雄浑奇纵、峥嵘壮阔的气魄,富有蓬勃的时代精神和鲜明强劲的东方力度”③。李震坚先生是王涛读研时的导师,他对王涛画风特质特征的分析具有代表性,并且深知“画如其人”之理。李先生纵论王涛其人其画的“神韵境界”、“豁达品性”、“豪放风格”、“壮阔气魄”、“时代精神”等等,终归结于“鲜明强劲的东方力度”。 应当说,李先生之评很契合王涛的绘画历程。

31XQERUYi6KD8AAU6wIwFjwXhFewpAHDPPK5HRYN.png

萧龙士像 1982年  63x44

WgYaBHsk5XUyL4IPo80Ze05iTvB6bAimt1WhLMy8.png

淮北老汉 1982年 47x43

  王涛曾回忆他少时所感受到的艺术启蒙:“小时候我最初的艺术形象思维是来自老屋斑驳的墙壁,糊满报纸,落满尘埃。脱落后露出似是而非的画面,像云,像海,似龙非虎,或人像或鸟兽。我躺在床上,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我想象的空间……”④。王涛早年所感悟出来的那种或自然景观或人物造型的朦胧之美,与中国两千多年来以汉碑为主调的“碑意”审美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这种冥冥之中的“意”契就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神奇魅力!后来王涛下放至淮北农村,“迥然不同的北方农村艰苦生活的体验,豪爽、粗犷、朴实民风感染着青年王涛”⑤。“豪爽、粗犷、朴实”,正是中国碑意精神的重要特征。少年时代对艺术美的独特感悟,青年时代艰苦环境的磨砺,此种充满“东方-中国力度”的情境,不断铸造着王涛的人格精神,也深刻影响着他的画风。

  中国“写意”画中的“写”,即书写性,犹如书法艺术一样的行云流水,以此表达画家诉求;“意”即画家真情、个性、审美等。中国写意画,无论在精神、审美、技法等层面,皆与书法艺术紧密相联,血脉相通。王涛先生的绘画与书法相伴相随。他说:“我对书法有着特别的兴趣,每每磨墨理纸,兴来放笔直挥,书写一番是最为快哉!甚至超过绘画的感觉”⑥!王涛先生的书法艺术,虽略窥唐碑宋帖,但他始终以汉碑精神为主调,他认为中国汉碑形质尤能体现“东方-中国力度”之神韵。这是因为王涛先生清楚,“东方力度”是宏观上审美把握,欲在自己“中国画”中体现出中国的、自己的特质特征和个性特色,就需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真性的优秀传统为立足点,这就是以汉碑为主调的“中国碑意精神”,并以此在自己的中国画中实现“东方力度-中国力度”的神合。

XGoTiWqtrcX4Ma2ACQtujkmBTd9VijkNiNY1sydG.png

庄周梦蝶 2001年 137x70

  多年前我拜访王涛先生时,他谈起过对书法,尤其是对汉碑的的钟情和下过的苦功,并对“汉碑入画”有过一段充满新意而又精彩的表述。他认为,历来“金石入画”、“以书入画”,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以书法“笔法入画”、“线条”为主,殊不知书法艺术中的结构、章法、墨法、气韵等方面的“意”与“法”,也应同时入画。可见,彼时的王涛先生已在深思“中国碑意”之理,他在以“汉碑笔法”入画的同时,亦重视以汉碑的结构、章法、墨法、气韵入画,以尽情表达出他心目中的“东方-中国力度”。如他的《李白送晁衡卿诗意图》、《广陵行》、《淮北老农》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是王涛在先贤“金石入画”、“以书入画”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独到处、出新处。这样的阐述当时令我耳目一新。王涛书法中透露出来的些许“秀”韵,他说这是他师法书法刻成碑后的“碑秀”韵,这类似于汉碑中亦存在有如《曹全碑》、《礼器碑》等一类流丽碑风,形秀而骨峻,其神在骨,主调仍是“碑意”,这亦可称为王涛对“金石入画”的一个新诠释。因此,王涛画中的些许“秀韵”,同理,亦是“碑秀之韵”,主调还是“碑意”。如他的《恒河之春》、《米芾拜石图》、《桐城六尺巷逸事图》、《垂钓》等画作。书法中写意性最强的是草书,王涛智择带有草韵的诸如《石门颂》一类的汉碑神形,这样便使得他的画“意”与题画书法能更畅达灵动地表现出自己的“中国碑意”风格。

rO7VHxjCbFPFfgHSBDoxsHGZ2DeY1bD5sPTsBNL0.png

卧薪尝胆 2007年 136x68

  二、王涛“中国碑意画风”

  书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一个画家的“意识”是什么样的,别人难看到,难量化,但画家的作品是他意识的外化,即谓画家的意识形态。因此,从一个画家的人格精神,作品形态可以看出画家的意识。书史上若王羲之书风之潇洒,颜真卿书风之刚毅;画史上若吴道子画风之飘逸,梁楷画风之洗练,皆艺如其人。据此,早在二十年前,王涛先生就提出过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观点:艺术之神-艺术家的精神!⑦那么,王涛画风,当然是王涛其人其神。

  中国书史上的碑学体系,改变了传统帖学体系的审美模式,即突破了平淡、中和、文雅、柔情的艺术形态,呈现出以汉碑为代表的碑学体系笔墨恣肆、古拙率真、老辣朴茂、沉郁苍劲的审美意趣,表现出浑厚奔放、雄健奇伟、壮阔自然、不拘成法的艺术精神,这正合当代改革开放,中华复兴的伟大时代精神,亦正合王涛不喜柔美,钟情壮阔的人格本真及审美意识。

  “新安画派”传统经典中,大多以帖风入画为主。王涛试图在突破中继承“新安画派”,倡导“黄山风”,遂以汉碑审美为突破点。清代金石学开拓了新的研究旨趣,金石学家重视阐发金石碑刻在书法鉴赏与书法实践取法方法的价值,使人们对书法审美产生了新的认识,这在清以前书法中是没有的。将这种对书法的新认知融入中国画中,毫无疑问,中国画也就有了新的审美元素,这也是王涛所追求的中国画的出新点。当然,“新安画派”中,亦有借鉴清代“金石学”成果入画的先行者,如程邃“印风入画”,黄宾虹“金石入画”,主以“金”意,皆有所成,谓得力在“金”;而王涛以汉碑之“意”入画,得力在“石”。两者虽皆在“金石”范畴,但王与程、黄由于着力点不同,因而画风也就拉开了距离,这是王涛为艺的智慧之处。试观王涛人物画中如《老农》、《卧薪尝胆》等,皆显浑厚苍凝、豪气凛然之汉碑特质;又如《肖龙士像》、《庄周梦蝶》等,俱得古拙朴实、斑驳朦胧之汉碑特征。我们再观赏王涛先生的《汉高祖鸿鹄歌图》、《隆怀揽月图》、《将进酒》、《大江东去》等代表作,不禁令人脱口高歌:“鸿鹄高飞,一泻千里”,“大鹏飞兮振八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西,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类英雄情怀,博大气概,真乃活生生的充满着“东方-中国力度”的“中国碑意精神”!真乃活脱脱的王涛其人其神也!

EI7kHZ4VqbZqLbGQkFXc9XE5NNtcZMjbBfYr9Oeg.png

李白诗意图  1988年 68x68

  这就是独属于王涛中国人物画的、极具“东方-中国力度”的“中国碑意”精神与画风!

  “中国碑意”承载着丰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基因与精神,充盈着“东方-中国力度”,因而王涛所“写”的“中国碑意画”,他的画风就缘此而链接了中国文化这根大血脉,如此,他的画风中所透露出来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基因与精神,其源头、其出处、其传承,就一目了然。因而王涛画风就决不是通常随口而出的、人云则云的、泛泛不明的“写意”。王涛画风中这种有明晰特质与特征的“意”,即表现“东方-中国力度”的“中国碑意”。如此,“中国碑意”概其中,“中国画风”概其中,这样合称为“王涛中国碑意画风”,简称“王涛碑意画风”的由来,就明晰了:


k6ey78QdJmVQg6E5EudVI0odDJLEPLcHMrbeoAvG.png

米巿拜石图 2010年 71x27

  ①画风构成元素

  形而上(意识)理论 理念  (理论明晰)

  形而中(形态)风格 画风 (画风新独)

  形而下(技法)笔墨 特技 (承古出新)

  ② 画风出新要素

  理论先导

  内容原创

  画风新独

  韵合时代

  合古合今合自己

  ③ 王涛画风(东方-中国力度)  

  理念:中国碑意意识(画风特质)

  风格:中国碑意入画(画风特征)  “中国碑意画风”

  笔墨:中国碑意笔墨(画风特技)   简称“碑意画风”

  王涛“中国碑意画风”意合中国画优秀传统的承传。稍作回溯,中国近现当代画坛四大家皆与碑意有厚缘。吴昌硕以《石鼓文》立书意通画意,《石鼓》即中国最早的石刻“碑”;齐白石以汉《祀三公山碑》立书意通画意,主取汉碑方、厚意;前述黄宾虹以“金”入画为主调,参以“石(碑)”意;潘天寿“险绝为奇”、“一味霸悍”,其众多大画中的主构特征就是一块巨石,仍是碑意……。相较之,王涛画之“意”更接近吴昌硕:吴画基因是《石鼓》,吴因书篆治印之需参入了金文笔法,因而有“碑”厚重意与“金”圆润意;王涛书风画风基因是汉碑,碑韵纯粹一些,主承碑之厚重意又兼碑之些许“秀”韵;吴昌硕得石缶号缶翁,王涛斋名“留余堂”,源自清代碑派大家金农手书石刻……。王涛在前述大家“金石入画”传统上纯择“碑风入画”,既接经典画脉,又有自己新思,此乃谓“匠心独运”。

bk4L17LFKsIy9BFmaWL34QuoyMl33jPXovKqqP8T.png

汉高祖鸿鹄歌图 2010年  195x363

  作为当代名家,王涛先生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为。他心合古诗文,借古抒情,诗意古今一脉;他精研汉隶,汉隶与汉印精神相通,何况早在二十年前,王涛先生在为我所作《阮良之印选o序》中,就已对古玺汉印精神有过独到的阐述。王涛贯通诗文之理,复又贯通书印之理,再以此贯通画理,进而将诗书画印之理融于一画,力抒心境。故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评曰:“(王涛)是一位真正具有全面能力和高超素质的艺术家,也是中国当代人物画创作的重要代表”⑧。

  王涛先生在艺术上实践“中国碑意画风”,也使他在中国画理论方面具有了一些新思考与新阐述。如上述他所论“艺术之神-艺术家的精神”的观点;又如他指出“金石入画”、“以书入画”不仅是指书法笔法入画,还应包含书法的结构、章法、墨法、气韵之“意”皆可入画等等新解之外,归纳一下,他还有以下论述值得当代画坛关注:

  ①“写意”不是“随意”

  王涛认为,中国画的“写意”,不应单纯理解成与工笔相对应的绘画形式,或狭隘理解成“兴来一挥”的“随意”性,“写意”不是“随意”,这是王涛对中国写意画的一个新注释。他认为,严格来说,中国画的“写意”,画家应注重形而上的“道”,在画家意识方面应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画作形态方面应立足外化人与自然的大道至简。至于常说的笔墨等等,只可归于形而下的“技”、“器”之类,是为画家“写意”服务的。

aauKfkqnmOKi7xQVkDRbvaeUgg3er0tE5xN0WLXg.png

将进酒 2013年 179x97

  ②画家应有“代表作”

  王涛强调,历代画家代表作之和就是中国画优秀传统。画史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画的高峰。历代画家,往往一辈子心血,只体现在一件或几件“代表作”上(如梁楷)。让自己的意识结晶在画作中尽可能地达到高度与深度,这才是画家一生心血的真正体现,其中杰出之作,谓经典,谓高峰,合起来称为中国画优秀传统。吾辈应当努力承传经典精神,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的“代表作”,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③关于中国画走向世界

  王涛指出,我们在高呼“中国画要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换一个视角,从世界美术的宏观立场来回看中国绘画。其实,中西画家都在一个“地球村”,中国画原本就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绘画艺术若不包含中国画,也就不完整,也不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画家画好中国“写意”,不断创新发展,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自己应有的位置,也就是已经在走向世界的路上了。因越有民族性的艺术就越有世界性,这其中自然包括充满“东方-中国力度”的“中国碑意”精神。王涛先生的这种观察角度启人深思。

Wz8ZiCaUVAMRaoL7qiBVZfbDTyOWJyXcGm551PvX.png

桐城六尺巷轶事137cmx68cm 2013年

  结语

  画家吴悦石评曰:“王涛之画放恣狂肆,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劲健老辣。不拘绳墨,妙趣无穷。能将古往今来之精粹尽收笔底。化古为今,新风扑面。是匠心独具,有阔大胸襟者,当今画坛能将古法与新意完美结合,王涛可为楷模”⑨我理解,此处“古法”,即“中国碑意精神”;此中“新意”,即王涛“心意”与中华复兴时代精神融汇成的画意。中国碑意精神与王涛画意融汇,造就了“古法与新意完美结合”的“王涛碑意画风”。这也正合当代著名画家方增先先生所评:“(王涛的成功)不仅是练笔的结果,更是思想的结果”⑩。具有思想性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王涛先生是思想者,也是实践者;他是勤奋者,更是智慧者。基于此,王涛画风“久”矣!

stjO3VMf92Sdio2Cx4AxzVH4cWmA4JgQijZYwHFE.png

广陵行 2012年 138x69

  参考文献

  ①⑥艺术头条·王涛《写意王涛:近八十留有余》.《中国书法大厦报》.2020年第6期.第7版.

  ②薛永年《从新浙派到新写意-王涛的水墨人物画之变》.《美术》.2018年第7期.第56页.

  ③⑧⑨⑩著名画家王涛之“社会评价”.百度百科.

  ④王涛《走出老屋》.《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o王涛》.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3月版.第7页.

  ⑤《王涛艺术年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o王涛》.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3月版.第208页.

  ⑦王涛《阮良之印选o序》.海潮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页.

  (阮良之 国家一级美术师 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相关新闻

  • 刘文华书法作品展部分作品赏析

    小楷/ 横幅吴从先《倪云林画论》46厘米 51厘米纸本/ 1987年小楷/ 圆光石涛题画诗20厘米20厘米纸本/1992年隶书/ 中堂博观 纪述136厘米 68厘米纸本/ 1996年行草/ 横幅白朴《天净沙》四首37厘米 86厘米绢本/ 1997年隶书/ 扇面宋人集句23厘米 69厘米纸本/ 1997年行草/ 斗方张…

    2024/4/2 9:25:00
  • “帖”的发展由来:原本是文人书信,却因书法太美成为一种文体

    《平复帖》在唐代收入内府,宋代被定为晋陆机真迹,被宋书法家米芾鉴赏并盛赞。清乾隆年间入内府,清末转入恭王府,最后由溥心畬收藏,张伯驹从他手中买下,建国后捐了故宫。《平复帖》全卷 宋宣和装 赵佶瘦金书标题,幅后明董其昌等题跋一整个夏天我在案上摆着《平复帖…

    2021/10/26 9:38:55
  • 朴茂苍秀 劲逸邈远——张良勋书法艺术特色

    张良勋(1941—),当代著名书法家。字伯耀,号若水,祖籍安徽宿州市。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2020/4/24 12:11:46
  • 汤永志 | 我心里住进了一尊佛

    汤永志,号汲古斋主、抱山堂主。现为《中国书法大厦报》副总编、执行主编,安徽省书法院院长助理,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隶书委员会委员、篆刻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铜陵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和篆刻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并…

    2020/4/15 8:03:59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