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的一位散文家平价米芾的字,说:学习米芾的字就好比是寡妇失了身,无可挽回了!
这句话什么意思?从书法的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学习了米芾的字,这种痛快酣畅之感,是学习其他人的字所体会不到的,当你真正学进去的时候,你就会被米芾的书法之美所折服。
米芾行书《乐兄帖》
宋朝的绍圣三年,也就是公元1096年,40几岁的米芾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愤然辞去了自己的县长职位,从此悠游于江湖之中,身无案牍之劳形,流连于山水当中,对于一个顶级的天才艺术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释放。
这一年他写下了自己一生当中尺牍最长的手札——《乐兄帖》。
从这件《乐兄帖》当中,我们就能够看出米芾书法的魅力!
很多人临帖始终不到位的原因,就是没有能够看出字帖本身书法的精妙之处,我们来看米芾这件《乐兄帖》最开始的两个字,就可见一斑了。
“芾顿”,如图中画圈的部分,米芾在处理同样的点画的时候,在一个字当中,绝不会出现雷同的点画,“芾”上面的两个起笔,中间的两个横画起笔,右边的两个收笔,以及整个字的转折部分,没有一处是雷同的。
再看这个“顿”字,起笔的两个横画,角度与姿态亦全然不同,右半部分的翻折,也多有变化,并且在字形上,左右两边呈现了一种倚靠之势,左半部分呈现出了歇三角形,右边部分呈现的是立三角形,从而使得这个字的姿态极具美感。
我们仅仅是随便分析了其中的两个字,其中的字笔法与字法的变化亦同此理。另外在章法上的轴线连缀,如下图所示,也如同渴骥奔泉一般,风樯阵马,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在章法上我们简单分析前面几行,如图中的红线所示,在字组与字组的连接处过度极为自然,是自然的墨色干枯之后,因字附形和因章法附型所呈现出来的变化,浓与淡,干与枯相得益彰。在字形的轴线变化上,更是充满了跳宕之势,在摇摆中求稳定,在跳跃中找到了平衡,高明的书法作品往往具备这样的魅力。
很多初学书法的人,其对于书法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一个工整好看的基础上,这种美是一种直观的美,也是普通的大众审美,从层次与高级程度上来看,毫无蕴藉之处,而中国古代高明的书法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美是一种阴阳哲学之美,这种美也往往能够与情绪表达相结合,往往能够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功名,这便是书法之美的一种传达。米芾作为读得晋唐书法一脉的一个人,他的书法无论笔法还是结字之变化都是后人敲开晋唐书法大门最好的敲门砖,这件《乐兄帖》也是其手札当中的极品。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