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阁体的前世与特性
说起“台阁体”,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看到那些俊秀整齐的小楷之后,大家就会明白了。严格来说,台阁体的萌芽期应该是隋唐时期,也就是佛教、道教写经和科举制兴盛的时代。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从写经体和馆阁体的发展轨迹来看,隋唐楷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到了宋朝开始,馆阁体开始应用于官方,被称为“院体”。到了明朝时期,台阁体的发展达到高峰期。当科举选士时,必须用楷书体作答试卷,务求工整。书写欠佳者,即使满腹经纶,也会名落孙山。最后这一句,也说明了台阁体在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作用和应用性质。
台阁体的核心要求是务必工整。必须横平竖直,整齐,形似木版印刷体。不求艺术特性,但是必须容易识别和阅读,某种层次上,也是为了科举阅卷的快捷性和阅卷效率。当然,台阁体的发展也是官方权利机构为了更好地推行政令和某种文化的必要工具。也是一种很明显的“存在即合理”。
从日本战败投降书看“台阁体”的特殊应用性
我们知道了台阁体是如何产生的和台阁体的具体作用之后,在来看一看台阁体在近现代的应用实例吧。上面我说过了,台阁体的存在是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不同场合的需求,台阁体还会被应用在一些对外的文化展示和特殊应用场景中。
比如: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投降书就是使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台阁体书法作为书写范本,并进行最终签署。很多人第一眼被震惊的并不是投降书的内容,而是投降书的正楷书写。投降书的书写是正规的台阁体小楷,清朝时期被称为馆阁体。每一行字,每一个字都规规矩矩,字里行间都呈现了中华民族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台阁体书法应用第一次被世界关注。
台阁体书法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官方指定为应用字体了。这恰恰说明了台阁体在文化传播和对外形象展示上的重要性。台阁体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书法,只属于书写。主要原因是因为台阁体的书写笔画横平竖直,变化感相对较少,相比较其他类型的书法缺少了灵动气息和不断变化的形态。但是台阁体在明清二代确是科举考场和官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已经属于一种阶层的专用字体了。
那么除此以外,我们都知道,古代因为印刷术的落后,刻板印刷相对缓慢耗时,那么台阁体作为可以媲美刻板印刷的字体也为了顺应文化的需求而加入到了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的古代书籍,也是靠台阁体书写来达到普及目标的。综上所述,台阁体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但是台阁体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相关领域的特殊性应用还是有很大贡献的,不能被一些唯艺术思维至上的思想所抹杀。
现代科技的发展,台阁体辉煌还能持续吗?
当今,印刷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印刷的效率已经不是制约文化发展的因素了。那么台阁体还能存在吗?还能持续昔日官方加持的辉煌吗?笔者认为是:不能。台阁体虽然功勋卓著,但是它承载的历史使命已经圆满完成。而真正的书法艺术确是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继续向前不断的发展着。并会一直扮演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角色。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